吉姆·奥尼尔:这两个趋势能否拯救英国

最新信息

吉姆·奥尼尔:这两个趋势能否拯救英国
2023-02-19 22:53:00
似乎嫌英国的境况还不够惨淡,最近在对世界其他地区做出更光明展望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低了英国的增长预测。这堪称一个奇怪且相当鲁莽的举动,因为尽管英国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尚不清楚这些挑战在IMF于2022年10月发布上一次预测后是否变得更加艰巨了。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更强劲的全球经济应该也会让英国受益。
  那些围绕英国无止境黯淡前景的讨论,往往忽略了两个可以为当前走霉运的政治领导层带来惊喜的趋势。我用“能否”做标题,是因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能否克服脱欧以来一直无法破除的政策乱局。
  第一个趋势与英国房价有关,这既是房东们最喜欢的晚宴话题,也是让所有未能幸运踏上购房阶梯者持续感到沮丧的来源。它也是与缺乏社会流动性并列的英国核心经济挑战之一。但问题不仅仅是房价相对收入过高,还有同样重要的房价地区差异。
  过去几十年来伦敦房地产的涨幅往往会超过英国其他地区,而且只会在重大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下跌(通常来自危机的直接影响)。但这种模式自2015~2016年以来逐渐失效。如果房价表现的明显逆转确实构成了一种新趋势,那应该是一个极其积极的迹象。然而英国的经济评论员们似乎都没怎么注意到这一点。
  可以肯定的是,全国最高的伦敦房价实际上在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前就已经见顶,因为卡梅伦政府推出了旨在抑制买房转租行为的税收政策(此举通常是房东对伦敦房地产的投机性押注)。但尽管英国其他地区的城市房价在公投前就开始跑赢伦敦,但英国脱欧强化了这一趋势。伦敦房产市场的高端部分遭到脱欧的沉重打击,而其他大多数市场几乎没受到影响。
  随后新冠疫情来袭,开启了远程办公的新时代,并从根本上提升了伦敦城外更实惠地段的吸引力。接着是英国前首相特拉斯的多起政策溃败,致使抵押贷款利率突然飙升,让许多有志进军伦敦房市的房主负担不起。
  在这种背景下,最新一期《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房地产版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有一篇关于英国价值超过100万英镑(折合120万美元)房屋数量的报道。研究发现2022年伦敦大都市区的此类住宅数量增幅低于其他任何地区(尽管伦敦仍占总存量的10%左右)。这个报道所描述的情况也不仅限于高端市场。更深入地研究这些数据后会发现,许多价格区间都存在类似趋势。
  尽管这会对低收入者产生明显影响,但这一趋势或许表明英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如果英国人开始认识到在伦敦以外的地方有更多成功机会,这会对地区生产率、社会流动性和财富分配非常有利。
  这把我们引向了第二个未被注意的趋势:缓慢而稳定的权力下放成果。去年英国国家统计局有史以来第一次报告了各个行政区的生产率数据。几乎所有地方的生产率增长都如预期般疲软,然而在2004~2020年间曼彻斯特的生产率提高了约18%,大曼彻斯特地区的生产率提高了21%,而伦敦仅为15%。此外如果你剔除2020年的数据,尽管大曼彻斯特相对曼彻斯特市的优势有所回落,但相对伦敦仍然存在。
  这些数据之所以令人鼓舞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近年来大曼彻斯特的房价不仅遵循了地区表现优于伦敦的更广泛模式,而且曼彻斯特本身也是“权力下放革命”的先锋——前财政大臣奥斯本的口号就是将更大的政策制定权下放给地方政府。
  到2024年夏天,英格兰北部的七个地区(主要是城市区域)将采用与大曼彻斯特相同的基础市长架构。如果它们能具备大曼彻斯特的改革热情,那也可以开始分享这些拥有一定前景的更大范围区域趋同趋势。
  如今虽然对这些趋势前景看好,但它们能否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英国距离解决其地区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大曼彻斯特前景向好,但它仍然是英国一些表现最差区域的所在地,其整体生产率仍然比伦敦低40%。此外非伦敦地区房价的过度上涨只会带来新的负担能力问题,尤其是在更高成本并未伴随着生产率、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增长的时候。
  尽管如此,就目前而言,这两种趋势都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吉姆·奥尼尔:这两个趋势能否拯救英国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